常识资讯
牢记军人身份 筑牢网安防线
网络与官兵学习生活息息相关,给我们带来了便利。但现实中,如若缺乏警惕意识和甄别能力,就容易掉入网络陷阱、泄露涉军信息。各部队要持续加强网络安全教育,引导官兵科学识网、正确用网、依规上网,不断强化网络安全意识,提升应对网络风险的能力,营造良好军营网络环境。
“运用网络查找资料,虽能快速获取海量信息,但存在暴露军人身份和军事信息的风险,必须谨慎对待……”近段时间,在军营网络安全教育课上,我结合官兵用网情况进行授课,及时给大家提个醒。
去年底,我在翻阅年终总结时发现,有几名战士虽不在同一连队,但写出来的总结内容比较雷同,于是找来相关人员了解情况。
一开始,几人面面相觑。后来,有战士反馈,自己在撰写年终总结时,不知该从何处下手,于是就试着在网上搜索“个人总结”等关键词,查找出了一些资料,甚至包括总结模板。通过借鉴参考,他最终完成了年终总结。其他几人也坦言,他们用了类似的方法。
“年终总结是对一年工作的盘点,重点在于总结个人感悟和收获,助力新年度工作。照抄照搬网上资料是偷懒的行为,还可能暴露军人身份、泄露军事秘密……”我当即对几名战士进行批评教育,要求他们深刻反思。
通过网络进行学习、获取信息,已是常见的学习手段,但军队人员身份特殊,必须时刻绷紧安全保密弦,正确规范用网。后来,营队组织官兵开展讨论辨析时,个别同志感到利用网络查找资料省时省力、方便快捷,只截取部分不敏感的内容进行搜索,不至于造成泄密。但大多数官兵表示,相关信息若被别有用心之人收集利用,容易造成不良后果。
着眼情况问题,营队认真开展保密法规学习、网络形势分析等专题活动,常态组织官兵学习各类法规要求,做到用网常识逐个过、隐患漏洞逐个查,帮助官兵准确掌握安全用网相关要求,不断强化意识、筑牢防线。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。在工作实践中,大家不要过度依赖网络,而是要积极主动思考,这样既有利于创造性高质量完成工作,也有利于提升自身能力素质……”今年以来,我组织官兵结合近期工作目标拟制个人计划时,及时提醒大家依规正确用网。如今,官兵们普遍能够结合实际情况研究借鉴,学习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日渐增强。
“我刚浏览了一些健身视频,马上就收到健身食品的广告推送”“和战友聊天说休假想去旅游,紧接着就在社交软件上看到多篇旅游攻略”“前一天还在感慨机票好贵,第二天就收到了低价机票资讯”……前不久一堂保密教育课上,官兵们积极发言,分享自己在手机使用过程中的经历。
经过讨论辨析,大家深刻认识到,信息泄露藏于指尖,网络陷阱就在身边,必须谨慎使用手机,筑牢安全防线。
前不久,旅保卫科尹干事来我们连进行保密检查时发现,个别新兵的手机应用软件开启了获取定位、麦克风等权限。“看似不是大问题,实则暗藏隐患。身为军队人员,若在手机使用时忽视这些细节,缺乏警惕性,就可能使一些涉军信息在不经意之间泄露……”尹干事一边提醒,一边指导那几名新兵修改设置,关闭相应权限。
这次随机检查,让战士小刘深受触动。此前有一天晚点名时,连队强调了个别官兵作战靴清洗不及时的问题。那个周末,他和战友多次聊到清洗被装的话题,很快,他就发现有手机购物软件开始向他推送清洗类商品。
身处网络时代,各类手机应用软件为官兵日常生活提供了极大便利,但随之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:一些软件以“方便用户”的名义,诱导用户允许获取手机各种权限,之后超范围采集使用个人信息,可能触碰用户隐私底线。官兵在日常交流时,如果不注重做好保密工作,随口谈论的一些涉军敏感信息可能会被手机“偷听”,进而导致严重后果。
为有效防范潜在泄密风险,在旅保卫科指导下,连队对官兵手机使用进行了进一步规范,提醒官兵在下载使用手机应用软件时要谨慎授权,尤其是对定位、麦克风、摄像头等功能更要慎重,认真检查已安装的应用软件,及时撤销不必要的授权。同时提醒大家,要选择正规渠道下载手机应用软件,避免掉入网络陷阱。
近期,连队利用保密知识竞赛、涉网倾向性问题清查和安全保密教育等时机,进一步加强网络安全知识普及,帮助官兵提升依规安全用网的自觉性,防止因认知盲区造成信息泄露,切实筑牢安全防线,消除失泄密隐患。
如今,网络信息技术与官兵工作训练学习的联系日益紧密,给官兵带来便利的同时,也给部队安全保密工作带来了新风险、新挑战。有些软件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,不仅可以主动帮助使用者分析处理大量信息,还能根据使用者的上网“痕迹”、习惯规律等对其进行精准“画像”,掌握使用者大量信息和特征,其中也包括很多个人敏感信息。因此,如何确保军营网络安全,还有很大的研究探索空间。
笔者以为,智能化、网络化是大势所趋,严防死守并不可取,应该通过疏堵结合,引导官兵科学认识、规范行为、合理使用、筑牢防线,最终实现标本兼治。
强化网络安全管理,消除问题隐患,不能仅仅只是硬性规定一些条条框框,或是片面地头痛医头、脚痛医脚,而是要提前设防、主动设防、全面设防。各级必须组织官兵扎实学习军营网络安全相关规定,牢记军人身份,把安全保密制度“硬杠杠”一条条讲明白,不断夯实思想认识的根基。同时,要紧跟网络和信息技术发展现状,及时更新对网络的“认知库”,把可能导致问题的网络陷阱一个个看明白、辨清楚,引导官兵懂得规范用网的方法和尺度。在扎紧官兵思想认识“篱笆”的同时,还要不断探索完善技术防范手段,通过积极对接相关部门或技术专家等,对网络风险行为形成预警清单,邀请专业人员讲授相关知识,剖析典型案例,引导提醒官兵科学识网、正确用网、依规上网,让网络和新技术真正成为官兵的得力工具和助手。